足迹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一十三章 隆庆帝这个反向隆中对(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冯保,快去搀扶高爱卿过来。”&1t;p

高翰文一进乾清宫东阁御书房的房门,隆庆帝就停下了手头的工作。一边吩咐冯保去接人,一面挥手让门口黄锦不用跟着进来。&1t;p

“别跪,朕下来。高爱卿就当前面的接待是三顾茅庐。而接下来,朕所需的就是隆中对了。”&1t;p

“跟朕也拿把椅子,朕就坐在高爱卿当面。”&1t;p

冯保又把御椅搬了下来,随着隆庆帝的手势,也懂事地退出去了。&1t;p

“你先别说,朕在当裕王之时虽接触过新学,然而终究是了解皮毛,新学的精神本质知之甚少。直到近来父皇仙逝,朕看到其记录的新学内容,才真的震撼于新学内容的深邃与广袤。”&1t;p

“要知道,真按照先帝的意思,高爱卿你早死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了。因为先帝在你提出无限认识与无限物质世界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如果儒学追求的是天子垂拱而治。你们新学的未来怕是未必有天子的一席之地。天地与认识都是无限的。而天子作为一个人是有限的。有限的个人注定不能统御无限的天下。是也不是”&1t;p

“朕看到先帝那么多立斩高翰文的朱批,最后又都被先帝给默默划掉了。直到后面看到一句,如果三百年王朝魔咒不变,那朱明之后再无天子,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我朱明皇室不用对贱民称臣了,不是吗?”&1t;p

&1t;p

隆庆帝根本没给高翰文开口的机会。虽然中间也有一些反问句,但没等高翰文解释,隆庆帝又自顾自说下去了。&1t;p

很明显,隆庆帝有些上头了,虽然今天是高翰文的隆中对,但隆庆帝先得证明自己是能听懂高翰文三位隆中对,并愿意学习新学。&1t;p

他得把之前嘉靖不做人,缺的知遇之恩补上。&1t;p

能把隆庆帝逼成这样,一来是隆庆帝天生就不是什么强势的人。遇事更愿意先讲感情。二来也是高翰文的那位泰西女弟子柳如烟近来在杭州高调吸纳有识之士,甚至喊出了中国迁移说。&1t;p

中国迁移说的核心是中国即环球文明中心之国。而非一国一姓自名中国。谁创造了环球最领先的文明,谁就是中国。&1t;p

千年前,汉唐是中国,因为那里的百姓能够享受一段时间环球最文明的日子。汉唐,无论百姓生活,器具,军事,几乎都是环球无出其右。&1t;p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xjxs.cc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